1991年開始收購
1999年開始運作
2004年開始出名
2010年一餅一百萬元
2012年一餅難求
2016年一餅200萬元
2018年一餅300萬元
2020年一餅400萬元
疫情期間在香港拍賣一餅452萬元⋯⋯
這35年眼前幾萬餅的數量,至今一餅人民幣一百萬,存量不足100筒的一千餅以內⋯
管理者 廖義榮 院長 發表於 2025-10-13 08:07:23
1991年開始收購
1999年開始運作
2004年開始出名
2010年一餅一百萬元
2012年一餅難求
2016年一餅200萬元
2018年一餅300萬元
2020年一餅400萬元
疫情期間在香港拍賣一餅452萬元⋯⋯
這35年眼前幾萬餅的數量,至今一餅人民幣一百萬,存量不足100筒的一千餅以內⋯
管理者 廖義榮 院長 2|發表於 2025-10-13 08:08:58
1911國父推翻滿清 建立中華民國
然而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
易武茶莊(遭受嚴重瘟疫疫情)造成十室九空
1936第二次世界大戰
當時國民政府派出二位茶葉專家
范和鈞到勐海成立茶廠(佛海實驗茶廠)
馮紹裘到鳳慶成立茶廠(順寧實驗茶廠)
1938年成立「中國茶業公司」後來又成立中國茶業公司雲南省公司
因為(國共內戰)
中華民國遷往台灣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
一直到1951年北京中茶公司重新註冊或重新設計商標(八中茶)開始出現
也就是赫赫有名的
紅印(八種)
綠印(七種)
黃印(五種)
基本都以375克為主,後來才有357克。
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筒七餅(而且都是竹線札筒)。
一直到文化大革命(1967/1877)
其中的中國土產 中國蓄產二家公司合併,才有中國土產蓄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公司(省分公司)
中國茶業公司雲南省公司下屬(昆明茶廠7581,勐海茶廠7542,下關茶廠8653,普洱茶廠7664)
之後的1973熟茶產製,以及1997年香港回歸,甚至到了2004年國退民進政策實施。
管理者 廖義榮 院長 6|發表於 2025-10-13 08:56:01
印象最深刻的是1997年香港正式回歸之後的幾年
台灣懂普洱茶的人不多(當時大部分的人還是喜歡叫普洱茶=臭舖茶),一直到1999年第一屆國際普洱茶嘉年華活動開始舉辦(台灣大友廖義榮創辦),開始大量新茶友來大友找我⋯⋯
而我當時的重點是放在雲南生產線
1991/1999是我賺最多錢的時候(香港來來回回無數次),看著香港回歸之後的景氣與茶樓生意,我在台北鶯歌正式舉辦相關普洱茶活動
老紅印一餅台幣28000元到35000元都有(看品相)
2000年的第二屆國際普洱茶嘉年華,老紅印一餅36000/42000都有,40餅台幣100萬元開始釋出,2005年一餅6萬7萬8萬開始飆漲⋯⋯
普洱茶事業就是如此好玩(想玩的又不敢買正貨)(買正貨的人 持續遇見就出手搶資源)(特別鮮明對比⋯⋯
越有的人~越藏
越沒有的人~越愛裝
藏=不露(低調 安穩做自己)似海綿⋯
愛裝=顯擺(鬥嘴 找人吵架)如刺蝟⋯
管理者 廖義榮 院長 8|發表於 2025-10-13 09:20:26
心善的回報
資源運作資金的重要
1999年我感謝市場茶友支持我,用老茶融資幾次,最多的一次就是台幣6000萬元
百年老茶一筒100萬元
老紅印40餅100萬元
老廣雲500餅150萬元
無紙紅印12筒100萬元
88青餅500餅35萬元
紅印紅袋青10支100萬元
幾乎每個茶友都被我詢問過,那時候頭腦就是(幫雲南茶農也幫大友存藏資源)
結果
一些同行羨慕嫉妒恨大友
拿根本就不對的老紅印(假紅印)賣台灣民眾,這些人拿假紅印來問我收不收?一天看了七八位同行派來試探的假客人⋯
我開始登報「現金購買老紅印」
現金購買35000元
現金出賣40000元
現金購買38000元
現金出賣45000元
開始跟台灣賣假紅印集團摃上,賣假的人越來越沒生意,台灣茶行開始朝正確的普洱茶發展方向,台灣才有今天普洱茶榮景
管理者 廖義榮 院長 9|發表於 2025-10-13 09:31:59
36年經驗告訴我
感恩 認真 守誠 重信⋯
買對茶
喝對茶
藏住茶
就是妥妥的的春天
如果
聽信業餘 迷信外包裝
一步錯 步步錯⋯⋯
如果
跟錯人 又買錯茶
冬天 寒冬 會漸漸逼近
心態會慢慢被帶往負面與盜竊團伙的地方
找已經成功的品牌
找已經歷歷在目的成就者
看看 比比 喝喝 學一學,正能量的感應很重要!
不懂沒關係(找對人慢慢學)
不懂沒關係(喝對茶 才有機會)
認賊作父 一切完蛋,自己不會好,家人跟者混為一體⋯
真正懂因果
真正守規矩的人
一定懂遠離負能量⋯
最後
感謝大家支持最近隆重運作的二款茶
硃砂紅大紅印(目標一餅台幣100萬元)
甲級大綠印(目標一餅台幣50萬元)